主页 商会建设 商会联盟 新闻中心 合作企业 旅游资讯 民族团结 联系我们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文化交流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 文化交流
>> 商会简介
>> 会长风采
>> 商会章程
>> 会徽释义
>> 党建工作
>> 入会指南
>> 组织机构

二十四节气 | 处暑至,天渐凉,这些方面都要注意

“天上双星合,人间处暑秋。”8月22日23时45分迎来“处暑”节气,这意味着暑热即将终止,气温开始下降。

“处暑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从立秋开始的第二个节气。“处”的意思是“去也”,表示炎热渐消,暑气至此而止。此时节“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”,末伏即将结束,难熬的“暑伏”即将消退。

处暑三候

一候鹰乃祭鸟:此时老鹰感知到秋天的到来,开始捕食鸟类,并且先陈列在前如祭祀一般,后而食用。

二候天地始肃:此时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,萧瑟肃杀的气氛开始蔓延。

三候禾乃登: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成熟,开始秋收。

处暑习俗

>>出游迎秋

处暑时节,秋意逐渐变浓,这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,处暑过,暑气止,天上的云彩随着处暑的到来,也渐渐散开,不再像夏季大暑之时大片云朵凝结成块。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处暑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
>>放河灯

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。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,为免风暴肆虐,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,用木板编竹做小船,放入祭品,点上蜡烛,彩纸作帆,放水中任其飘流,向海神祈保平安。

>>开渔节

每年处暑期间,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,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,欢送渔民驾船出海。石浦渔民素来有“三月三,踏沙滩”以及“祭海”等习俗,其中“祭海”是渔民出海捕鱼时,为求平安、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。

>>吃鸭肉

“处暑”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。天气温差增大、昼暖夜凉,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,常吃些清热、生津、养阴的食物。

处暑养生

>>早晚添衣
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,以利于收敛阳气,所以增加衣物循序渐进。但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。

>>饮食清淡

处暑之后,开始真正向秋季过渡,气候逐渐干燥,人的皮肤会因此变得紧绷,甚至起皮脱屑,嘴唇干燥,嗓子发干,民间称为“秋燥”。此时饮食要清淡一点。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,以免加重秋燥。除了多喝开水补充水分外,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、蔬菜或者蜂蜜,便于生津润燥,尤其是梨、枇杷、柚子等。

>>调整作息

出伏以后,很多人会感到懒洋洋的,这就是常说的“秋乏”。减缓“秋乏”,睡眠要充足。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早睡早起,适当午休,保持精神。睡觉时应注意关好门窗,腹部盖薄被,防止秋风骚动使脾胃受凉,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,可开窗使空气流动。

>>适当运动

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,避免大量出汗。可选择做广播体操、打太极拳、散步等。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登高望远的好时机,可以开阔心胸、锻炼体魄、陶冶情操。

>>平稳情绪

立秋后,自然界出现一片秋风落叶的景象,人们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,这不利于人体的健康。因此,处暑时要注意收敛神志,使神志安宁、情绪安静,切忌情绪大起大落,平时可通过听音乐、练习书法、钓鱼等方式以安神定志。

 

(河北新闻网综合新华社、人民网、天津日报等,编辑郑晓娟)

上一篇:知识点|水果含糖量越高就越甜?不一定!
下一篇:天热结石易发作 哪些食物要少吃
快捷导航
>> 商会简介
>> 会长风采
>> 商会章程
>> 会徽释义
>> 党建工作
>> 入会指南
>> 组织机构
热点新闻
前三季度河北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3.1%
前三季度河北工业生产平稳增长
河北现代服务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6085.2亿
石家庄上半年GDP增速领先全国主要城市
上半年河北生产总值19823.7亿元

二十四节气 | 处暑至,天渐凉,这些方面都要注意

“天上双星合,人间处暑秋。”8月22日23时45分迎来“处暑”节气,这意味着暑热即将终止,气温开始下降。

“处暑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从立秋开始的第二个节气。“处”的意思是“去也”,表示炎热渐消,暑气至此而止。此时节“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”,末伏即将结束,难熬的“暑伏”即将消退。

处暑三候

一候鹰乃祭鸟:此时老鹰感知到秋天的到来,开始捕食鸟类,并且先陈列在前如祭祀一般,后而食用。

二候天地始肃:此时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,萧瑟肃杀的气氛开始蔓延。

三候禾乃登: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成熟,开始秋收。

处暑习俗

>>出游迎秋

处暑时节,秋意逐渐变浓,这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,处暑过,暑气止,天上的云彩随着处暑的到来,也渐渐散开,不再像夏季大暑之时大片云朵凝结成块。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处暑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
>>放河灯

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。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,为免风暴肆虐,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,用木板编竹做小船,放入祭品,点上蜡烛,彩纸作帆,放水中任其飘流,向海神祈保平安。

>>开渔节

每年处暑期间,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,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,欢送渔民驾船出海。石浦渔民素来有“三月三,踏沙滩”以及“祭海”等习俗,其中“祭海”是渔民出海捕鱼时,为求平安、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。

>>吃鸭肉

“处暑”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。天气温差增大、昼暖夜凉,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,常吃些清热、生津、养阴的食物。

处暑养生

>>早晚添衣
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,以利于收敛阳气,所以增加衣物循序渐进。但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。

>>饮食清淡

处暑之后,开始真正向秋季过渡,气候逐渐干燥,人的皮肤会因此变得紧绷,甚至起皮脱屑,嘴唇干燥,嗓子发干,民间称为“秋燥”。此时饮食要清淡一点。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,以免加重秋燥。除了多喝开水补充水分外,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、蔬菜或者蜂蜜,便于生津润燥,尤其是梨、枇杷、柚子等。

>>调整作息

出伏以后,很多人会感到懒洋洋的,这就是常说的“秋乏”。减缓“秋乏”,睡眠要充足。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早睡早起,适当午休,保持精神。睡觉时应注意关好门窗,腹部盖薄被,防止秋风骚动使脾胃受凉,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,可开窗使空气流动。

>>适当运动

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,避免大量出汗。可选择做广播体操、打太极拳、散步等。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登高望远的好时机,可以开阔心胸、锻炼体魄、陶冶情操。

>>平稳情绪

立秋后,自然界出现一片秋风落叶的景象,人们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,这不利于人体的健康。因此,处暑时要注意收敛神志,使神志安宁、情绪安静,切忌情绪大起大落,平时可通过听音乐、练习书法、钓鱼等方式以安神定志。

 

(河北新闻网综合新华社、人民网、天津日报等,编辑郑晓娟)

上一篇:知识点|水果含糖量越高就越甜?不一定!
下一篇:天热结石易发作 哪些食物要少吃
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
电话:0311-86676562
邮箱:hbsxjsh@163.com

版权所有 河北省新疆商会 Copyright © 2014

备案号:冀ICP备15004056号-3  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74  技术支持:飞数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