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中文名
- 射柳
- 拼 音
- shè liǔ
- 释 义
- 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
- 记 载
- 《史记.周本纪》
- 起 源
- 春秋时期
射柳名词解释
编辑【词语】:射柳
【注音】:shè liǔ
射柳,射,代指射箭;柳:代指柳树;取义:百步穿杨,是古代一种精于射箭训练衍生出的词语。
射柳起源发展
编辑1.指春秋养由基精于射箭的故事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"楚有养由基者﹐善射者也。去柳叶百步而射之﹐百发而百中之。左右观者数千人﹐皆曰善射。"后用为善射的典实。
金之射柳:“插柳球场为两行,当射者以尊卑序,各以帕识其枝,去地约数寸,削其皮而白之。当先一人驰马前导,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,既断柳,又以手接而驰去者,为上。断而不能接去者,次之。或断其青处,及中而不能断,与不能中者,为负。每射,必伐鼓以助其气。”
元之射柳:“三军旗帜森然,武职者咸令昔斤柳,以柳条去青一尺,插入土中五寸,仍各以手帕系于柳上,自记其仪,有引马者先走,万户引弓随之,乃开弓昔斤柳,断其白者,则击锣鼓为胜……此武将耀武之艺也。”
直到清朝中叶,这项活动才渐渐消失。
射柳文学记述
编辑《辽·射柳》
端午祈雨置天棚,乐园东南柳色青。分朋赛射柔条断,赢得神箭誉满营。
《辽史·礼志》
《辽史·礼志》载:契丹族为祈雨,进行射柳活动。先置百柱天棚,后奠先帝。皇帝、亲王、宰执依次射柳;败者向胜者进酒。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,子弟射柳三日。雨下,赐赏。后金代、明代皆有射柳之俗。
《金史·礼志》
《金史·礼志》载:射者以尊卑为序。柳枝有削白处,如在白处射断,且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;只断不能接者为次;其馀皆负。

端午节曾经的一个习俗,延续了800年之久,它为何在最近100年内迅速消失?大锤今天来说说这个习俗的兴起和衰亡之谜~
2019-06-071079
阅读196392
- 参考资料
-
- 1. 清明节的古老习俗——射柳 .新华网新闻.1970-01-01[引用日期2016-04-07]
词条标签: